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总书记卡瓦·马哈茂德说,江泽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杰出领导人,坚定不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巨大贡献。“我对江泽民同志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亚太地区不是谁的后花园,不应该成为大国角斗场。”“任何搞‘新冷战’的图谋,人民不会答应,时代不会允许!”“阻滞甚至拆解亚太地区长期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只会使亚太经济合作走入‘死胡同’。”……一句句时代箴言切中肯綮、发人深省,被全球媒体敏锐捕捉,争相报道。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这番话,令人感慨万千,激起无限共鸣。
亚洲开发银行代表从中捕捉到与中国携手推进区域脱贫减贫的合作机遇;智利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可持续的全球发展观,对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有益的借鉴”;一位泰国外交官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中国与世界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一份行动计划,关于中泰战略性合作。“绿色”的新能源,“金色”的农产品,“白色”的医疗卫生,“蓝色”的海洋合作,“无色”的数字经济……中泰合作可谓“五彩缤纷”。这份行动计划,着眼未来5年,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等各个领域,中泰合作的美好未来令人期待。
朱熹园中,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苏祠里,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莫高窟下,总书记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