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十年来,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评选中的名额比例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使得产业工人的地位和待遇进一步提高。此外,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也让产业工人工作更有劲头、生活更有奔头。
在大航海时代所开启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关于现代化道路、文明形态多样性与单一性的思辨从未停止。上世纪九十年代,冷战的结束将这一思想争鸣再次推向了高潮。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宣称,历史将“终结”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他的老师塞缪尔·亨廷顿则表达了对不同文明走向冲突对抗的担忧。无论是“历史终结”还是“文明冲突”,西方世界对国际秩序的构想都没有跳出或“西方化”或东西对抗的思维框架。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
精简文件会议动真格,划定硬杠杠拿出硬措施;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实行年度计划管理;全面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跟风设立的“某长制”、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的创建活动等,直面基层干部群众之难,提升基层治理之效。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